在礦山開采作業中,突發事故始終是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瓦斯爆炸、透水、塌方等災害一旦發生,往往伴隨著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。傳統的礦山應急救援模式,在信息傳遞效率、救援資源調配精準度等方面存在諸多短板,難以滿足現代化礦山安全生產的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數字化轉型與標準化建設成為推動礦山應急救援體系革新的 “雙輪”,為礦山安全生產保駕護航。
數字化轉型為礦山應急救援體系注入了智慧動能。通過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,礦山實現了對井下環境、設備運行狀態、人員位置等信息的實時動態監測。例如,在井下關鍵區域部署各類傳感器,可實時采集瓦斯濃度、溫濕度、壓力等數據,并通過 5G 網絡迅速傳輸至指揮中心。一旦數據觸發預警閾值,系統將自動生成應急響應方案,同時通知相關人員撤離。此外,借助數字孿生技術,能夠對礦山進行 1:1 的虛擬建模,救援人員可以在虛擬環境中模擬災害場景,提前制定救援路線和策略,極大提升救援效率。數字化轉型打破了信息孤島,讓救援決策更科學、更及時。
標準化建設則為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筑牢了制度根基。統一規范的救援流程、裝備標準、人員培訓體系,是確保救援工作高效有序開展的關鍵。在救援流程標準化方面,從事故報警、啟動應急預案,到現場救援、后期處置,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操作指南和責任分工,避免因流程混亂而延誤救援時機。裝備標準的統一,保證了救援設備的兼容性和可靠性,例如統一規定礦山救援隊伍的生命探測儀、呼吸器等裝備的技術參數,使不同隊伍在協同作戰時能夠無縫銜接。同時,標準化的人員培訓體系,通過定期開展理論學習、技能訓練和應急演練,確保救援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。
數字化轉型與標準化建設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輔相成、協同發力。標準化建設為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規則框架,使各類數字化系統和設備能夠遵循統一標準,實現數據共享與系統集成;數字化轉型則為標準化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,借助數字化手段可以更高效地監督標準的執行情況,及時發現并糾正偏差。例如,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對救援物資的儲備、調撥進行標準化管控,既能實時掌握物資庫存動態,又能確保物資管理符合標準要求。
捷瑞數字依托自主研發的伏鋰碼云平臺,在數字化轉型上,利用平臺中的 J3D 數字孿生開發平臺,對礦山進行 1:1 虛擬建模,像蒙庫礦那樣構建智能調度、安全管控平臺與事故緊急疏散等管控功能,讓救援人員能在虛擬環境中模擬災害場景,提前規劃救援路線與策略。通過 RBI 商業智能開發平臺及工業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,實時采集井下瓦斯濃度、溫濕度、壓力等數據,并迅速傳輸至指揮中心,為應急決策提供科學依據。在標準化建設層面,捷瑞數字參與制定相關行業標準,確保各類數字化系統和設備遵循統一規范,實現數據共享與系統集成。其從數字化營銷、生產、管控三個維度,助力企業構建標準化的礦山應急救援流程,涵蓋從事故報警到后期處置的各個環節,保障礦山應急救援工作高效、有序開展。